我行簡介
新聞中心
企業文化
網點信息
采購信息
法律聲明
發布日期:2021-07-01
作為重慶本土最大的地方金融機構,重慶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重慶農商行”)堅持以黨建引領全行高質量發展,矢志加強金融改革創新,傾力服務實體經濟,為“三農”、民營及中小微企業、縣域經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金融支持,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回顧重慶農商行靚麗成績的取得,就是以黨建凝心聚力促發展的結果:成立以來,重慶農商行實現了從農信社—農商行—上市銀行“三級蛻變”,截至2021年3月末,資產規模突破11000億元、達11904億元,較2008年6月成立時增長10116億元,增長了5.7倍;存款余額7714億元,較成立時增長6637億元,增長了6.2倍;貸款余額5386億元,較成立時增長了4672億元,增長了6.5倍。綜合實力穩步提升,排名全球銀行第122位,躋身中國銀行業20強,居全國農商行和中西部銀行首位。
高舉旗幟 把黨的建設融入經營管理全過程
重慶農商行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堅定不移把黨的建設融入公司治理、經營管理各個環節,并著力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黨建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把黨建成果轉化為發展成果,以一流黨建推動全行高質量發展。
——發揮黨建優勢,把準發展方向。近年來,該行堅持黨建與經營相融合,將黨建要求寫入公司章程,實施黨建工作與經營管理同部署、同考核、同推進,黨建考核占比提升至20%;嚴格執行“四步工作法”,建立黨委前置研究討論事項清單,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此外,該行壓緊壓實黨委主體責任,實行黨委班子成員與董事會、經理層班子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形成了“黨委領導、董事會決策部署、監事會獨立監督、高級管理層授權經營”的現代公司治理體系,有力推進了黨的各項決策部署在該行落地落實落細。
——夯實基層組織,筑牢發展根基。近年來,該行始終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堅持“經營機構延伸到哪里,黨組織就建設到哪里”,切實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的戰斗堡壘。目前,該行擁有黨委44個、黨支部549個、黨員7000余名;各級黨委班子分別建立黨建工作聯系點,全面開展“一支一品牌”培育創建,打造黨建示范點60余個。同時,該行優化黨建考核激勵,將黨建、黨風廉政建設納入分支機構及網點負責人績效考核,著力構建黨建工作與業務績效融合推進的激勵約束機制,并層層強化監督檢查,層層傳導黨建責任,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日益凸顯。
——為群眾辦實事,凝聚發展力量。今年4月以來,該行積極組織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圍繞著力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服務鄉村振興“打頭陣、貼著心”、著力滿足群眾金融服務需求、著力改善金融服務體驗等6個方面以及全域推進城市與農村業務發展、強化群眾金融安全意識、服務農村客戶和老年群眾等內容,辦好18個實事項目、63件具體實事,切實發揚“走千家萬戶、走千山萬水”優良傳統,深度貼近農村、下沉一線,傾力服務地方經濟與社會民生,有力地詮釋了一家地方金融國企的責任擔當和為民情懷。
主動履責 把金融活水引到實體經濟最前沿
近年來,重慶農商行搶抓重要戰略機遇,主動對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內陸開放高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等國家及地方重大戰略、項目,專注服務實體經濟主責主業,傾力助推地方經濟發展。
——扛起主責,服務地方經濟。一方面,該行積極服務國家及地方重大戰略、項目。截至2021年3月末,支持“一帶一路”貸款余額超過150億元,支持長江經濟帶建設貸款余額超過1030億元,支持沿江優勢產業集群貸款余額超過720億元,支持內陸開放高地建設貸款余額超過140億元。另一方面,該行大力支持重大基礎設施和物流網絡建設。截至2021年3月末,支持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貸款超過150億元,支持公路物流基地、重慶果園港、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等物流樞紐建設貸款超過30億元。同時,該行持續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實現深度融合,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服務業貸款余額超過490億元。
——聚焦主業,支持“六穩”“六?!?。近年來,該行持續加大民營及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全力服務“六穩”“六?!?。一方面,該行傾斜服務資源,充分發揮17家小微企業專營支行、900多個專屬辦貸機構、2200余名小微客戶經理的金融服務優勢,發放民營企業貸款超過1500億元,占比超過全市總額的1/3,服務普惠型小微企業客戶近14萬戶、約占全市的1/4。另一方面,該行傾斜產品資源,創新推出訂單貸、發票融資、稅易貸、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等多款弱擔保信貸產品,推動票快貼、房快貸、稅快貸等線上產品運用,滿足不同企業的融資需求。同時,該行積極傾斜政策資源,疫情防控期間對超過4萬戶小微企業客戶下調貸款利率,通過續貸、展期、調整期限等方式累計紓困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各類市場主體3.4萬戶、貸款超過450億元。
——擔當主力,打造綠色金融。近年來,作為全國第四家、中西部首家“赤道銀行”——重慶農商行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持續優化綠色金融服務模式,加大綠色信貸資源傾斜力度,努力打造綠色金融“靚名片”,傾情守護綠水青山“美家園”。例如,該行大力支持重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探索綠色金融債券融資新模式,成功發行西部首單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綠色金融債券;率先推出碳配額質押融資業務;積極為重慶市“碳匯+”生態環境價值實現平臺項目建設,提供金融科技支持;參與全市綠色大數據綜合服務系統建設,成為全市綠色大數據綜合服務系統重要合作伙伴等等。截至目前,該行綠色信貸余額超過300億元,有力推動了全市綠色經濟發展。
勇于擔當 把鮮紅黨旗插在服務“三農”主陣地
自改制成立以來,重慶農商行始終恪守“改制不改向,改名不改姓”莊嚴承諾,始終堅持“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服務縣域經濟”的市場定位,充分發揮“人熟、地熟、當地情況熟”等優勢,持續優化服務“三農”長效機制,積極傾斜“三農”金融服務資源,發放了全市近30%的涉農貸款、近50%的農戶貸款,均居全市銀行同業前茅,為助力全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
——堅持黨建引領,把牢服務鄉村振興定盤星。將“服務鄉村振興”納入全行發展戰略,成立了“服務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并在全市金融機構中率先出臺《關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推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規劃圖”和“時間表”。在總行黨委的統一部署下,各分支機構形成了黨委書記帶頭抓、班子成員主動抓、各級黨組織大力抓、全體黨員齊心抓的良好工作機制。同時,該行深入推進“黨建+金融”服務模式,分別與奉節、南岸、萬州、璧山等區縣政府簽訂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以“政策+金融”激活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內在效能,持續精準發力鄉村振興。
——健全專項機制,開啟服務鄉村振興強引擎。一方面,該行建立健全組織架構,董事會、高級管理層均下設三農及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委員會,總行專設三農業務管理部,一線設立鄉村振興專營金融服務中心,形成了多層級、全覆蓋的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組織體系。另一方面,該行推出專項政策激勵,全行業務條線、總行部室、分支機構突出服務“三農”重點,在資源配置上優先滿足、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金融服務上優先安排;制定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專項考核方案,將涉農信貸利息收入按比例調增分支行經濟考核利潤,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相關業務進行績效獎勵,不斷提高全轄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質效。
——深化支農舉措,增添服務鄉村振興新動能。一方面,該行創新專項金融產品,推出支持特色效益農業產業、鄉村旅游、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特色涉農貸款產品50余個,為農民生產經營、農業轉型升級、農村生活宜居等提供支持。另一方面,該行提供專屬金融服務,開展“1+2+N”普惠金融服務到村行動,在全市8000多個鄉村推行“服務到村、幫扶到戶、惠及到人”服務機制,年均開展“金融知識進萬家”活動5000場;大力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推動移動支付便民工程,優化助農貸款二維碼申貸渠道,移動金融用戶數突破1100萬戶,其中80%以上為縣域客戶,農村金融服務覆蓋面、獲得率得到全面提升。
推動轉型 以多元金融開啟改革發展新引擎
近年來,重慶農商行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在黨建引領下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大力實施“零售立行、科技興行、人才強行”發展戰略,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和服務優勢,不斷推動全行轉型升級,為全行推動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打造改革示范,推動發展提檔升級。近年來,該行積極推進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以改革激發活力、增添動力,成為全市唯一被國務院國資委評為國企改革“雙百行動”A級的企業。一方面,該行堅持市場化改革導向,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持續推進人員結構調整,在全球范圍內引進職業經理人5人,引入金融科技創新人才160余人,招聘大學生4200余人,嚴格落實市場化考核約束,有效激發人才效能和企業活力。另一方面,該行不斷完善公司治理體系,充分發揮“A+H”股上市銀行公司治理優勢,持續健全職責清晰、制衡有效、運行規范的公司治理機制,為全行高質量發展筑牢良好的體制保障。
——加快多元布局,提升金融輻射能力。近年來,該行堅持以多元化手段提升專業化能力,持續豐富金融服務功能,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社會民生的水平。如,該行從2010年開始設立12家村鎮銀行,2014年設立渝農商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2020年設立渝農商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當前,全行布局實現信貸、投行、理財、資管、金租、消費金融等領域全覆蓋,多元化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同時,該行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作為衡量多元化發展成效的標準,積極探索利用各類牌照提升“三農”、縣域地區金融服務水平,如渝農商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研發推出首款“鄉村振興”類理財產品,開啟了“財富管理+鄉村振興”新模式。
——強化創新驅動,打造金融科技標桿。近年來,該行大力實施“科技興行”戰略,圍繞“數字化、智能化、平臺化、生態化”目標,以金融科技賦能全行轉型升級。例如,該行在同類機構中率先成立金融科技中心,形成自建團隊、自主研發、自有技術、自創產品的“四自模式”,成為唯一入選國家金標委的地方金融機構;申請各類專利80余項,2項創新應用入圍重慶首批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試點;創新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方言銀行”,推出能夠聽懂重慶方言的智能語音服務;推廣渝快貸、房快貸、稅快貸、渝賬通、小微信貸自主支用等線上產品和功能,線上普惠金融貸款余額超過750億元;智能數字化平臺項目成功入選國務院國資委2020年國企數字化轉型30個“優秀案例”,成為全國唯一入選的銀行案例……“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廣受客戶好評。
砥礪再奮進初心不改,闊步新征程使命在肩!
“重慶農商行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及上級監管部門的各項決策部署,一以貫之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恪守‘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服務縣域經濟’的市場定位,深耕服務實體經濟本源,矢志加快金融改革創新,切實防范金融風險,傾力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零售立行、科技興行、人才強行’發展戰略,走好走實新萬億發展之路,為助力全市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新的更大力量!”重慶農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